• <wbr id="jnjzn"><pre id="jnjzn"></pre></wbr>
    <form id="jnjzn"><span id="jnjzn"></span></form>
  • <form id="jnjzn"></form>

      <big id="jnjzn"></big><tr id="jnjzn"></tr>
      
      

            <sub id="jnjzn"><address id="jnjzn"><div id="jnjzn"></div></address></sub><big id="jnjzn"><address id="jnjzn"></address></big>
            • 沈陽中專網為您解決中考擇校難題
            • 今天是:
              • 學校介紹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沈陽市第一二〇中學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遼寧大學附屬中學,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學校占地面積8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27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64個。2003年,學校步入省級示范性高中行列。   2012年文科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一本上線率達到80%,比2011年增長16.2個百分點。2013年報考總人數647人(在市內同類學校中報考人數最多),一本上線人數達到505人,占報考總數的78.05%。2012年學校在遼寧省首批示范高中復檢中高分通過評估驗收。

              辦學歷史

              120中學的前身是遼寧大學附屬中學。學校誕生于百廢待興的五十年代。可以說120中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奮斗史,學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在皇姑只是一所二流高中,到發展為遠近聞名的名校、熱點學校,凝結了幾代120人的心血。六十年來,盡管校園在變,人員在變,不變的卻是學校文化。受大學的文化熏陶影響,學校從建校伊始就積淀了“自律·求真”的文化內涵。即便是風雨如磐的六、七十年代,前輩們也憑著對教育的執著和熱愛守望一隅。隨著教育春天的到來,“自律·求真”的精神得以復蘇傳承。如今這種文化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120人篤學向上、自律爭先。八、九十年代,學校以“自律、求真”為基礎,發揚 “嚴格自律、永爭第一”的精神,在這一精神的鼓舞下,學校各項工作都上了新的臺階,學校也躍升為皇姑區內好的高中,進入市區名校行列。進入二十一世紀,以“自律·求真”為依托,學校開始進入人本時代。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成為學校的兩條主線。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120中學現有教職工294人,其中專任教師277人,教輔人員17人;任課教師中本科以上236人,碩士以上教師80人,占總數的28.8%;教師中具有中學二級職稱的教師80人,占總數的29%;具有中學一級職稱的108人,占總數的39%;具有中學高級職稱的89人,占總數的32%;特級教師2人。多年來學校堅持“一體兩翼”的師訓模式。一體就是教師發展學校 ;兩翼就是專家培訓和自我研訓。2006年,學校成立了現有建制內的教師發展學校,全面負責全校的教師培訓。其中,武月英、孔桂琴成為特級教師,高惠林、宋振田、馬明陽、段晉明成為沈陽市名師,趙立強、孫丹等成為皇姑區首席教師。馬明陽、湯永輝、于長虹等教師經常在全市教研活動中引領學科備課,徐芳、孟春華等多位教師成為沈陽市考試命題組成員,歷史組被命名為沈陽市學科基地,經常有東三省兄弟學校來觀摩數學組、化學組、外語組的教研活動。每學期學校都有近20多位教師在各級公開課比賽中獲獎,百余人次參與各級各類論文評比并獲獎。 

              硬件設施

              學校在建設方面堅持“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啟迪智慧,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的原則,在文化環境、文化設施、教學設施以及校園的綠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進展。學校完成了校園整體改造,重修了塑膠操場,使校園實現綠化、美化、亮化,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和育人環境。學?,F擁有綜合教學樓、高三教學樓、科技樓、信息中心、圖書館、理化生實驗室、數學探究實驗室、數學專用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舞蹈教室、古箏室、通用技術實驗室、茶藝室、手工制作室、體育館、塑膠操場、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館以及學生公寓和餐飲中心,形成了“六樓一館”的校園格局。六樓一館雖不同年代建造,顏色卻和諧一致;雖高低錯落,卻渾然一體。 

              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多年來,學校高考成績連年攀升。2004年學校高考600分以上人數超過沈陽市第二中學;2007、2008、2009、2010連續四年的高考成績居沈陽市同類示范性高中之首,先后有3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3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2011年王天舒同學以681分的成績超過遼寧省實驗中學理科最高分,被香港中文大學全額獎學金錄?。?012年文科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一本上線率達到80%,比2011年增長16.2個百分點。2013年報考總人數647人(在市內同類學校中報考人數最多),一本上線人數達到505人,占報考總數的78.05%。2012年學校在遼寧省首批示范高中復檢中高分通過評估驗收。 

              普通高中評估

              2013年在沈陽市普通高中評估中,120中學榮獲全部四個單項獎,即畢業生學業成就增值獎、規范辦學行為獎、學業水平測試獎、學生健康體質獎,同時獲得年度綜合評優獎(只有120中學與沈陽市第30中學獲此榮譽),是沈陽市內五區唯一獲此榮譽的高中。2013年年底,學校順利通過沈陽市特色普通高中實驗學校評估驗收,成為沈陽市特色高中。 

              獲得榮譽

              國家級: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體衛工作先進單位。 

              省級: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綠色學校、省中小學國防教育先進學校、省教育收費工作模范學校、省中小學圖書館示范校。 

              市級:市花園式單位、市德育示范校、市對外開放窗口學校等。 

              文化傳統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提高質量,辦人民滿意學校。 

              辦學特色

              數理特色

              學校選定數理特色作為帶動學校整體特色發展的突破口,并將數理特色學校的發展方向定位為“使學校成為數理見長、通文達理、理性規范、格物窮理的數理特色學?!薄=⑷〉谝患颐娣e約160平方米的數學探究實驗室,以手持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提升想象空間,打造數字數學;建成4個數學學科教室,營造濃濃的數學氛圍;改造科技樓,增強科技氛圍;開辟數理廣場,午休、課間網絡隨手可及;建成數理文化元素墻,感受數字的奇妙;建成數理名家、數理名言為內容的樓梯文化,感受大師就在身邊,名言就在耳邊,拾階而上就是沿著大師之路攀登;建成大師墻、學子墻,喻意“今天的大師,曾經的學子;今天的學子,未來的大師”。建成視頻錄播、直播系統,不斷向數字化校園邁進。學生根據中考數學、理綜合的成績以及個人的興趣特長、未來的理想志愿等方面自主申報數學學科類別,學校按照學生志愿打亂行政班,重新編設興趣數理班、工科、文史等各類數學班,走班上課,滿足學生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多元需求。 

              國防教育

              早在1985年,學校被國家“八部一委”定為遼寧省首批學生軍訓和國防教育試點單位。以此為契機,學校設立了武裝部,校長親自主抓,并配備了專職武裝部長。從此,國防教育開始在學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幾乎年年獲得遼寧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已成為學校最亮的特色。學校圍繞著人才培養目標,將國防教育作為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學校教育中融入軍事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入學伊始有正規的軍事訓練,重要節日和重大國際事件中有軍事教育,每個學年有田徑軍事運動會,日常出操有軍事養成。平時學生著軍裝,唱軍歌,過軍營生活,學軍事知識,練軍事本領。這種常規教育與國防教育的有機結合,使120中學的學生在經歷了高中三年的教育后,政治合格、軍事意識過硬、學習和工作作風優良、組織紀律嚴明,為其成長為一個忠誠愛國的公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課堂教學

              2006年遼寧省普通高中進入新課程改革,幾年來,120中學結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學習新課改,踐行新課改。第一階段:2006-2009年,穩妥規范,有序務實,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形成學校新課程改革方案。第二階段:2010年至今,緩步推進,堅持調整。以有效教學為重心,探索低耗時高效率的課堂模式。2010年提倡“以生為本,打造高效課堂”;2011年以“學案教學”推進學校課改進程;2012年確定以“導學下的小組學習”為主體,多種教學模式百花齊放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源,導學為主線。強調情境的創設、興趣的激發、師生的互動、課堂的反饋。課堂環節要緊湊高效,總結要高度濃縮,作業要精選精練。同時,讓教師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傳遞對學生的關注、鼓勵、暗示、欣賞等情感,這樣可以使學生減輕壓力,增加克服學業困難的信心。有情感的教育才是愛的教育,也是學生學業成功的基礎。 

              課程開發利用

              學校從課程建設入手,以“教育無小事,處處是課程”為指導思想,挖掘多樣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樣的課程。校本課程更是呈現出“縱橫交錯,雙軌并行”的模式??v:以教學為基礎,旨在學科素養的普及與學科能力的提升。橫:以活動為中心,旨在生活的拓展與視野的拓寬。比如:拓展類課程我校已堅持多年,每年提供100門課程供學生選擇,高一高二學生打破班級界限,走班上課。比較有影響力的選修課如《茶藝文化》《簡易木器制作》《盧浮宮與紫禁城》《中國畫賞析》《英語口語交際》《紅樓小講》《宇宙與人類》等近50門課程受到學生普遍歡迎。2006年9月學校成為沈陽市首家將環保課程納入課程體系的學校,率先在高一、高二年級開設環保教育專題課,并自主編寫了《環境教育校本教材(試行本)》,該教材設計新穎,涵蓋全面,緊緊圍繞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公眾參與、環境質量評價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內容展開,既有遼寧省及沈陽市的環境現狀,又闡述了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解決措施。環保教育進課堂和自主開發環保教材在全國中學中也尚屬首例。沈陽市多家新聞媒體對我校課程開發的成果進行了報道。此外,學校現已編寫的校本教材還包括:體育、信息技術、音樂、美術、心理、勞動技術等。


              暫無招生簡章

              暫無專業及學費信息

              姓名: *
              性別: *
              電話: *
              微信: *
              籍貫: *
              學歷: *
              專業: *
               
            • 沈陽市第一二〇中學招生信息

              溫馨提示:沈陽中專中專信息網是遼寧省內一站式升學服務平臺,本頁面從互聯網或沈陽市第一二〇中學官網整理了有關沈陽市第一二〇中學的招生簡章、招生專業、學校簡介、學校收費標準等信息,為考生了解沈陽市第一二〇中學提供全方位信息參考,輕松選擇到自己心儀的職業學校。

            欧美一级www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