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安ü鈩釉寰?創意尋敦煌”跨學科教研與實踐
作者:沈陽中專網時間:2022-12-18 16:15:37 0次
摘要: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安ü鈩釉寰?創意尋敦煌”跨學科教研與實踐近年來,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堅持學科融合培養拔尖創新美術人才。中央美院設計學院于2022年以象征生態危機緊迫的“氣候時鐘”為高考考題,將考...
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安ü鈩釉寰?創意尋敦煌”跨學科教研與實踐
近年來,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堅持學科融合培養拔尖創新美術人才。中央美院設計學院于2022年以象征生態危機緊迫的“氣候時鐘”為高考考題,將考生的關注視角引向了人類的未來思辨,這更表明了拔尖創新美術人才的培養和需求方向。在本學期第二場跨學科教研中,設計教研組和歷史教研組聯袂,制定了中國傳統紋樣專題研究性學習的學科實踐活動方案。
一、校園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學校在課程設置、社團活動和環境建設等方面,歷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師生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學校積極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公眾號引入大量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資源;專業選修課上,同學們研習寫意山水、工筆人物、玉雕漆畫、扎染衍紙;“帕特里莫尼托”世界遺產青年保衛者協會開展志愿者行動宣傳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在走廊文化墻上,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非遺名錄的百余個項目的巨幅照片和解說供同學們隨時學習。
二、深入思考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教研前后,老師們共同學習了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宋協偉院長《關于未來設計教育的思考》的相關內容。宋教授提出了設計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三個關鍵詞。
“融匯”——設計角色的回歸,設計主要關心的是事物應該是什么樣子,還關心如何達到想要達到的目的。人人都是設計師,設計專家職責是引導每一個人發揮設計的本能,共同促進世界向好發展;“開放”——教育本質的探討,如何培養有使命責任感的人,如何使用更加多元的知識與工具,如何將教育者置于學生的角色,實現教育生態的可持續成長。這三方面將支撐“教師主體覺醒”“學生動機重啟”“資源開源共享”為核心的大規模改革;“全局”——設計教育的發心。面向未來社會,培養關心社會、關心自然、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并能通過設計思維與社會語境進行對接的包容性人才。未來型的設計教育者,需要通過豐富的交叉學科資源和開放的教育教學機制,為青年設計人才呈現國際前沿視角,引導他們了解時代全貌,使他們與人工智能、生態問題、社會治理、創新工程、健康關懷等領域融合,擁抱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機遇,并不斷呼吁學科從相對單一向交叉融合、跨界創新轉型。
三、創意表現中國傳統紋樣現代美
敦煌莫高窟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國首批世界遺產,其中的壁畫更是集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于一身。歷史組與設計組共同研討后,將敦煌壁畫中的傳統紋樣典型——藻井作為切入點,面向高一同學開展專題講座和輔導,鼓勵同學們對敦煌的藻井圖案進行二次設計創作。從學生視角,以現代手法展現古敦煌之美,提升同學們認識美、理解美、欣賞美、創作美的能力。
跨學科教研中,歷史教師和設計教師從敦煌藻井的圖案出發,深入研究藻井紋飾的由來,以及藻井圖案組合顏色的搭配,并橫向對比歐洲同一時期的紋飾特點,認識到人類在藝術審美上的共通性。專題講座中,歷史教師為同學們介紹了南北朝到宋朝藻井紋飾的演變過程,設計教師從圖案演變延展變化的角度講解圖案的形成,以及圖案抽象、概括等變化。
講座和輔導有效彌補了常規教育教學中的不足與缺憾,豐富了學科實踐內容,激發了同學們探尋歷史的興趣,同學們在學習中自主創作,紛紛拿出了令人驚艷的作品,為參加設計比賽以及未來的命題創作做了有效積累。
文章標題: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安ü鈩釉寰?創意尋敦煌”跨學科教研與實踐
- 相關文章
- 沈陽師范大學附屬藝術學校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初試啟動04-08
- 沈陽市輕工藝術學校2025年招生簡章04-07
- 2025年沈陽市化工學校招生簡章04-04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2025招生簡章04-04
- 新民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25招生簡章04-02
- 沈陽技師學院督導辦組織開展2025年春季聯合督導檢查04-02
- 沈陽市中醫藥學校2025級新生面試通知03-26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開展管制刀具及違禁品排查03-14
- 沈陽市裝備制造工程學校召開2025年春季開學中層以上干部會議03-14
- 沈陽市旅游學校召開高三年級單招升學教學工作會議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