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jnjzn"><pre id="jnjzn"></pre></wbr>
    <form id="jnjzn"><span id="jnjzn"></span></form>
  • <form id="jnjzn"></form>

      <big id="jnjzn"></big><tr id="jnjzn"></tr>
      
      

            <sub id="jnjzn"><address id="jnjzn"><div id="jnjzn"></div></address></sub><big id="jnjzn"><address id="jnjzn"></address></big>
            • 沈陽中專網為您解決中考擇校難題
            • 今天是:
            沈陽中專網 > 職校資訊 > 本地政策

            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作者:沈陽中專網時間:2022-09-19 14:16:01 0

            摘要:近日,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主要內...

            近日,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推動遼寧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結合遼寧實際,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錨定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

            (一)構建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大幅改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多元辦學格局更加合理,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類型特色更加鮮明,認可度和吸引力顯著增強。建設“興遼卓越”高等職業學校20所左右、高等職業專業(群)150個左右、職業本科學校3所左右、職業技術師范學校和中外合作職業本科學校各1所,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

            (二)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到2035年,遼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職業教育更加優質公平,基本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建成職教強省,職業教育有效支撐技能型社會和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顯著增強。

            二、強化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三)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加強省級統籌,實行分類指導,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布局,整合“空、小、散、弱”學校,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多樣化發展。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加大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建設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應用型本科學校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設職業本科專業。實施中、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建設一批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及“興遼卓越”高等職業學校、專業(群)。

            (四)推動職業教育縱向貫通。構建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本科教育縱向貫通的培養體系。實施初中畢業生起點的中職—高職“3+3”、中職—高職—本科“3+2+2”及五年一貫制等貫通培養,實現中等職業、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本科有效銜接,打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按照專業大致對口原則,指導應用型本科學校、職業本科學校按核定計劃招收更多中高職畢業生。促進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協同發展,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舉辦社區教育。

            (五)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推動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滲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啟蒙教育;推動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探索發展以專項技能培養為主的特色綜合高中;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開放辦學,加強校際、校所、校地、校企合作。加強國家學分銀行遼寧分行建設,推進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

            (六)加強職業技能社會培訓。緊貼區域、行業企業和個人發展的實際需求,落實職業學校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實施的法定職責,全省各級各類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面向社會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承擔更多政府補貼性培訓任務。推動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社區合作共建職業培訓學院。支持行業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鼓勵企業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和在崗繼續教育制度。

            三、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

            (七)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圍繞“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以及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需求,優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職業教育。優先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的一批專業,加快建設學前、護理、康養、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升級鋼鐵冶金、石油化工、材料工程等一批傳統專業,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加大專業建設統籌力度,編制產業結構動態調整報告、行業人才就業狀況和需求預測報告,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辦好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八)構建多元辦學格局。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健全學校國有資產評估、產權流轉、權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完善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結構。支持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參與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推動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共建行業特色鮮明的職業學校。支持和規范行業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學校、產業學院,按照辦學成本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學費標準。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

            (九)協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全省各級政府要統籌職業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的規模、結構和層次,將產教融合列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省級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推進供需精準對接。優先支持數字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展產教融合試點。以行業為支點、以企業為重點,支持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打造培育一批產教融合改革標桿行業和行業領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把參與校企合作情況作為各類示范企業評選的重要參考;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作為辦學水平、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四、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

            (十)豐富職業學校辦學形態。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模式納入學校章程,完善工作量計算、績效分配等激勵措施,激發教師參與校企合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推進職業教育服務企業行動計劃,共建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眾創空間等科技企業孵化載體,促進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通過“引校入企”、“引企入?!?,推動高等職業學校與產業園區、企業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培訓基地,廣泛開展訂單、定制人才培養。深入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書證融通工作,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

            (十一)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內容。督促指導企業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義務,推動企業深入參與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開放優質實訓資源。開展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和職業培訓學院建設,推動職業學校提升培訓能力。推動職業學校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建實體化職教集團(聯盟),與產業園區或中小微企業“抱團”組建跨企業培訓中心。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層次學徒制。支持遼寧企業與職業學校聯合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到2025年,建設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20個左右、特色職業培訓學院10所左右、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200個左右。

            (十二)優化校企合作政策環境。全省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支持、促進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其作為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激勵政策、鄉村振興規劃制定的重要內容;落實對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支持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職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允許職業學校專業教師按規定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推進實習實訓規范化,保障學生獲得合理報酬等合法權益,加快發展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十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按照職業學校生師比例和結構要求配齊專業教師。充分落實職業學校招聘自主權,健全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校企互聘兼職的教師管理制度,推進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學校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支持職業學校通過公開招聘方式吸引在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國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畢業生留校任教。落實省部級以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激勵政策,促進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向職業學校集聚。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探索優化入選國家級“雙高計劃”高等職業學校崗位結構。開展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培訓,建設遴選一批省級教學創新團隊和職教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到2025年“雙師型”教師比例不低于60%。建設1所職業技術師范學校,探索組織高水平本科高校與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

            (十四)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推動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互促統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支持校企聯合開發一批活頁式、工作手冊式優質教材。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革命,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模塊教學、情境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勞動教育、美育、體育、創新創業教育,推行彈性學習和學分制改革。健全主體多元、強化過程、注重綜合的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加強考試管理,杜絕“清考”。

            (十五)推進“數字職教”建設。加強職業學校育人環境數字化建設,加快職業學校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型智慧校園。加快專業數字化升級改造,推進數字化產教融合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數字化改革,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教學過程,實現個性化教與學。搭建遼寧職業教育大數據平臺。到2025年,建設信息化標桿學校10所左右、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20個左右、數字化升級改造示范專業200個左右、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00門左右。

            (十六)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各類標準執行情況檢查機制,完善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加強對市縣政府履行職業教育職責的督導,開展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高等職業學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開展畢業生3年跟蹤調查,將學生就業質量和學校服務水平作為評估的重要內容。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將其作為批復專業設置、核定招生計劃、安排重大項目的重要參考。

            (十七)改革職業教育綜合評價制度。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推動職業學校畢業生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參加招聘、職稱評審、職務職級晉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穩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兼顧升學與就業的關系,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建立健全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制度,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分列招生計劃、分類考試評價、分別選拔錄取。

            六、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

            (十八)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加強與國外高水平職業教育機構和組織開展學術研究、標準研制、學分互認、師生交流等項目合作;對接“走出去”企業,積極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實施跨境人才培訓,培養當地知華友華,熟悉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產品的技術技能人才。遴選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院校,建設1所中外合作職業本科學校,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現代化職業學校。

            (十九)打造遼寧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把職業教育納入遼寧對外開放總體規劃。推動組建東北三省一區“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師資、資源、標準共享,逐步形成教師互動、學生互派的雙向交流機制。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企業海外分公司人才訂單式人才培養,支持職業學校學生海外實習實訓,支持職業學校協同遼寧在境外企業、學校聯合開展培養培訓。積極探索實施遼寧“魯班工坊”與“中文+職業教育”特色項目,構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的職業教育育人機制。

            七、強化保障機制

            (二十)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教育工作全局中謀劃和推進,黨政負責同志要關心重視職業教育,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能作用,推動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落實配套支持政策。省政府將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市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和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市督查激勵,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選優配強職業學校主要負責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職業教育干部隊伍。落實職業學校在內設機構、崗位設置、用人計劃、教師招聘、職稱評聘等方面的自主權。加強職業學校黨的建設,健全組織體系,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

            (二十一)健全部門協同機制。加快修訂《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充分發揮省、市職業教育聯席會議作用,教育行政部門履行對職業教育工作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的職責,有關部門依責落實支持政策。優化支出結構,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規范經費使用,加強績效評價,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多元多方支持的教育經費籌集機制;落實生均撥款制度,嚴禁以學費、社會服務收入沖抵生均撥款,探索實施基于專業大類的差異化生均撥款辦法,建立生均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二十二)營造職業教育發展良好氛圍。引導激勵全社會廣泛支持、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加大對基層組織和一線崗位技術技能人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深入開展“勞模進校園”、“大國工匠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將符合條件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納入“興遼英才計劃”,探索從優秀產業工人和農業農村人才中培養選拔干部機制,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

            技工教育工作可參照本措施執行。


            文章標題: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59250055.com/show-803.html + 復制鏈接

            相關文章
            遼寧省2025年繼續開展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03-14
            遼寧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辦法02-22
            2025年沈陽市初中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時間確定02-21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遼寧省教育廳等18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10-28
            第二十屆中國計算機大會在沈陽開幕10-28
            遼寧省招考辦公布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3+2)錄取結果查詢入口08-10
            沈陽市2023年普通高中、師范學校錄取控制分數線確定07-19
            沈陽市2023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第一批次學校藝術類美術(繪畫)特長生錄取最低綜合分數確定07-19
            沈陽市2023年中招錄取結果查詢安排07-19
            沈陽市2023年中考中招政策解讀07-12
            快速報名登記
            人氣專業
            欧美一级www片免费观看